垃圾哪裡去?

文/張宇忻、馮偉傑

廢棄物處理的議題雖然沒有其他環境議題般迫切,但顯然在消費主義橫行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世界各地都市化擴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廢棄物增長的問題始終不容忽視。目前廢棄物處理的方式大都離不開掩埋、焚化、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方法,然而掩埋會延伸土地浪費與衛生問題,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概念經過長期的宣導依然成效不彰,以焚化的方式去處理廢棄物無論在公共行政、環境治理等面向,都是目前最便捷而具成效的解方。但焚化並非一勞永逸的最優解方,面對廢棄物量隨著人口增長,我們必須持續的改變日常的生活習慣,然而目前無論是專業知識的生產,或是各地政府都過度依賴焚化,並希望透過技術的改善與專業理性的知識傳播以合理化焚化作為廢棄物的主要處理方法。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回顧目前有關廢棄物處理的論述,並選定台東焚化爐的爭議,以討論目前台灣廢棄物處理的歷史脈絡與現狀,以及專業理性以外的權力關係,藉由閱讀與書寫,我們認為廢棄物處理的知識技術並非固著而通用的,往往受到外在環境、社會經濟政治結構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處理方式。

或許現在講到垃圾處理,大家都會直覺聯想到座落各地的焚化爐,但早在民國70年代以前,台灣大部分的垃圾還是以掩埋、傾倒作為主要消化方式。然而隨著都市成長、人口增加,土地空間越來越有限、國民環保意識逐漸提升,垃圾掩埋成為國人眼中「落後」、「造成二次汙染」的垃圾處理法,容易造成水源、土壤汙染,台灣潮濕的氣候,也容易造成病媒蚊孳生;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焚化爐便取而代之成為符合國際潮流、具效率與環保的選擇。

然而因應每個地方的垃圾來源、內容組成與總量的差異,焚化爐的興建、設備技術的引進、營運所需的資源,仍然需要經過複雜的評估。根據環保署民國77年的分析統計,台灣可燃垃圾的物理組成占總量80%以上,垃圾焚化被認為是積極的處理方法,因為其目的不只是要消化廢棄物,同時也要藉由燃燒過程產生熱能。不過若更細緻的分析台灣一般廢棄物的化學組成,會發現對比美國、日本、德國等焚化技術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家,台灣垃圾中的含水量較高,垃圾在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發熱量較低,因此在爐體設計、防治污染設備的運用搭配,也無法一味複製其他國家的經驗。

即使以焚化爐進行廢棄物處理,對民國70年代的台灣社會來說似乎勢在必行,不過興建過程並非如想像順利。當時「都市垃圾處理計畫」、「台灣地區資源回收(焚化)廠興建計畫」的規劃內容,幾乎涵蓋目前台灣仍在營運的24座焚化爐,不過興建過程前前後後卻花費長達20多年的時間。因為焚化爐雖是廢棄物焚燒空間與設備,但其本身運作過程也會產生環境成本,作為一種鄰避設施(Not in My Back Yard),從興建以前到開始正式營運,來自焚化爐廠址周邊居民的抗議,一直以來都是最容易發生的爭議。這也使得焚化爐從選址、取得土地、興建技術、經費來源,都需要經過專家、政府與居民長期的協調與會議。

鄰避設施所產生的效益為全體社會共用,但負面的外部性卻由設施附近的民眾承擔,這種以集中化的成本對抗分散利益所造成的相對剝奪感,加上對於污染的疑慮與房地產價格的受挫,勢必導致鄰近居民的不滿。而焚化爐興建的外部性大致可歸類為產生惡臭、噪音、影響景觀、環境衛生、造成空氣污染,甚至有安全危害的風險(莊德豐,2002)。然而除了上述物質性的影響、資訊的不對等,民眾長久以來對政府的不信任、專業知識與社會大眾的價值判斷往往會出現斷裂。自民主化以降,鄰避設施的興建與營運更不如過去威權時期般容易,公共治理必須以更細緻的溝通與宣導取代傳統的行政主導、去政治化的決策過程。

目前焚化爐的爭議除了它的污染與否,以及興建的地點外,還涉及發展其他回收與減廢的倡議能否成功。民營的營運模式為了收回焚化爐興建與營運的成本,往往需要24小時不停的運轉,同時而要大量的廢棄物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然而大量的廢棄物需求卻與從根本上減少廢棄物的環保倡議相矛盾。選擇焚化作為處理廢棄物的手段,為當代土地資源愈見稀少的問題給出了一個解套,以減少作掩埋使用的土地,但某意義上,選擇焚化也意味著當事者認同土地的價值比其他環境價值來得更高。

b1-1.jpg

圖一    全台各地焚化爐分布圖 (資料來源:環保署焚化廠營運管理資訊系統)

「公有民營」為目前台灣六成焚化爐所適用的營運模式,由於上述所說私人土地取得困難,因此政府在前期通常扮演主導角色,又因廢棄物處理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技術,透過企業引進、操作、維修,將會更有效率。然而政府與企業在廢棄物處理鏈中的分工,也特別需要多關注到接軌與轉移的部分,否則其中的矛盾將會擴張影響到焚化廠的日常營運。另外從分布圖上也可以看出台灣焚化爐大多分布於西部縣市,爐廠的位置數量與全國區域發展、產業與人口分布密切相關。這也帶出台灣廢棄物處理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像台東、花蓮這些沒有設置焚化爐的縣市,究竟將廢棄物運到甚麼地方?又如何消化境內生產的廢棄物?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也會將焦點轉到目前仍在爭議中的台東焚化爐,帶大家更具體了解台灣廢棄物處理,在動態的社會脈絡下,所面臨的不同挑戰。

 

參考資料:

  1. 張宏德、施雲鵬、鄭顯榮(1993)。台灣地區興建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之探討。工業防治污染,4725-39。
  2. 田孟心(2015年10月9日)。台灣快變垃圾島?八張圖表帶你看那些縣市垃圾燒不完。關鍵評論網。
  3. 湯京平(1999)。鄰避性環境衝突管理的制度與策略 ─以理性選擇與交易成本理論分析六輕建廠及拜耳投資案。政治科學論叢,10,355-382。
  4. 莊德豐(2002)。污染防治設施興建與民眾抗爭問題之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1,97-106。

發表留言